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(IPCC),8日公布一份792頁的氣候調查報告指出,若按照現在各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水準,地球最快會在2030年左右突破攝氏1.5度的「升溫大限」,全球氣候變遷將會陷入一場災難,地球目前只剩下12年時間挽回暖化,希望各國能降低碳排量,保護大家共有的地球。
根據美國CNN報導,聯合國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」(IPCC)8日公布特別調查報告顯示,相較於工業革命前,全球均溫已增加約攝氏一度,距危險門檻只剩下零點五度,若依照現在的溫室氣體排放程度,地球平均溫度最快會在2030年代突破1.5度,全球氣候會變得越來越極端,後果將不堪設想,必須在未來幾年採取重大行動。
報告指出,升溫1.5度意味著更極端的乾旱、野火、水患和飢荒,且夏季的熱浪可能會比現在溫度再高3度;北極海也會在本世紀出現夏季無冰,海平面將因此大幅上升;現存70%至90%的珊瑚礁也會消失,包括澳洲大堡礁在內;颱風、颶風等熱帶氣旋的威力也會更強,為陸地帶來強的雨勢。
墨爾本大學大氣科學講師金恩(Andrew King)表示,「這真的非常令人憂心,因為全球暖化1.5度將出現更多的問題,包括更多熱浪和酷暑、更大的海平面上生幅度,還會有更多地方陷入更嚴重的乾旱與極端降雨。」
金恩表示:「避免全球升溫突破1.5度的機會正在迅速流失,而《巴黎協定》中規範的排放承諾並不能讓我們實現此目標」,目前全球197個國家同意將全球暖化幅度控制在「工業革命前水準之上攝氏2度」之內,努力將升溫控制在1.5度以內,但美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國,美國總統川普卻在簽署1年半之後就宣布退出,理由是《巴黎協定》對美國不公平。
這份聯合國研究報告已醞釀3年,是2015年《巴黎氣候協定》的直接結果。聯合國報告明確表明,氣候變化已經開始發生,一切只會更糟,各國政府立刻採取行動,若要避免升溫突破1.5度,全球淨碳排量必須在2030年前降低至2010年的45%,且在2050年前達成「零排放」目標,這種程度的碳排量降低計畫是「技術上可行的」,但必須在能源、工業、建築、運輸和城市等多個面向展開巨大變革。(撰文:數位發展部)



